愛的發生是一個神祕,那或許是上天冥冥中的旨意。而愛的持續則是一個考驗,從來都不容易。

 

愛一個人,同時要接受一切的風和日麗和所有的狂風暴雨,就像生活在阿拉斯加,要享受最光亮的永晝,也要承受最黑暗的永夜,繁花與冰雪,溫暖與酷寒,交織成愛的季節。

 

蕾妮在13歲那年,與她的父母,恩特和珂拉,來到這塊遼闊美麗卻又暗藏凶險的土地,開始前所未有的生活,也開始後來那些悲歡離合的故事。

 

那是七零年代,正是越戰結束之際,從軍回來的恩特雖然離開了戰爭的煙硝,卻沒有離開他自己一人的戰場,他的壞脾氣讓他走到哪兒都很容易與旁人一觸及發。蕾妮與珂拉不知道他曾經經歷了什麼樣的恐怖,只知道他噩夢不斷,會在黑暗的夜裡嚎叫,戰爭把原來那個迷人良善的男子變成創傷後壓力症的病患與末日派的信徒。許多時候,恩特的行徑都接近瘋狂,阿拉斯加漫長的冬季更加深了他的恐懼,他擔心最愛的妻女會被外界的凶險吞噬,必須在大難來臨之前先做好萬全準備,因此他以訓練軍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女兒。別的少女在同樣的年紀,生活裡可能充滿花朵、夢幻與蜂蜜,蕾妮卻得學會射擊、準備避難包、在黑暗中迅速組裝槍枝。

 

蕾妮的母親珂拉出身於西雅圖的律師世家,從小接受貴族教育,但她生性浪漫,16歲就懷孕逃家與恩特私奔。丈夫從軍的那段期間,自己也是個孩子的她一人很艱苦地撫養女兒,丈夫回來之後,她又要面對他難以預測的黑暗情緒,但為了愛,她一切都忍了下來。然而珂拉的愛太過執著,也讓她逃避去面對某些真相,即使在被狼群肆虐、家園全毀、遭受家暴虐打之後,她還是對恩特不離不棄,因為她癡心妄想他會改變,會變回從前那個迷人良善的男人。珂拉對恩特的愛,就像恩特對世界末日的恐懼一樣,無論如何都無法動搖。珂拉如此心甘情願地跟著一個火藥庫般的男人浪跡天涯,卻也讓女兒被迫從小就在動盪的環境裡成長。

 

於是,在險惡的外境與恐懼的心境融為一體的世界裡,沒有人能聽見蕾妮孤獨的呼喊。生活總是危機四伏,要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並不容易,面對至親更是如履薄冰,外面有熊有狼,但家裡何曾安全?恩特教導她如何求生存,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這個家裡最大的災難,他以為自己在保護她們,卻不明白那其實是傷害。

 

母親離不開父親,而蕾妮離不開母親,結果是生活離不開憂傷恐懼,愛與暴力難以理清。成長如此艱辛,但小女孩終究會長大,而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必須付出獨立的痛苦代價。當17歲的蕾妮與鄰家少年邁修相戀之後,種種的拉扯、對立與衝突終於浮上台面,備受考驗的愛情故事也才真正開始。

 

《不能沒有你》,這是一本寫「愛」與「痛」的書。家人的愛,情人的愛,對土地的愛;甜美的愛,危險的愛,在崩壞中懷抱希望的愛。愛可能造成毀滅,卻也是愛帶來救贖。愛讓人脆弱,卻也是愛令人堅強。愛可能有刺,可能像是喝下致命的毒酒,但愛也是唯一的解藥。愛總是要經過痛,才能帶來真正的領悟。

 

本書作者克莉斯汀漢娜非常會說故事,使得閱讀的過程有如一趟驚心動魄的阿拉斯加愛之旅,有波瀾壯闊,有蕩氣迴腸,也有極為細膩的描述,人物與畫面皆栩栩如生。我們彷彿進入主角蕾妮的內心,與她一起經歷那些血淚交織的情節,那些因愛而歡喜憂傷與痛澈心扉的時時刻刻。這是一本一旦展開就無法放下的書,除非讀到最後的結局,否則難以掩卷。這本書有許多地方讓人感動,也有更多之處令人歎息。

 

愛裡不該有恐懼,愛是擴張與融化,恐懼則是緊縮與僵硬,愛與恐懼是兩種相反的能量,愛裡一旦有恐懼,這份愛就會變成傷害。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讓恩特成為一個扭曲的人,讓他對妻女的愛充滿末日來臨的黑色想像,使珂拉與蕾妮活在膽戰心驚裡,也把他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與恩特對照的是邁修,他對於愛的無懼,讓蕾妮重新定義愛的意義。

 

愛裡總有冒險的成份,愛一個人像是在陌生的土地上拓荒,一切都是未知。你可能為了那片景色而著迷,但要如何讓自己與這片土地一起和諧地生存下去才是真正的問題;你不能只選擇春天的美麗而拒絕冬天的嚴酷;你會沐浴燦爛的陽光,也會面臨冰霜雨雪;你或許努力開墾,收穫卻不如預期;說不定你會在這個過程裡迷失自己,就像阿拉斯加這片土地,每年都有人失蹤,從此下落不明,可能墜落岩隙,可能在山逕迷途,可能在漲潮時溺斃........你必須與各種考驗博鬥,惡劣的天氣、不知何時會出沒的野獸、地震、火山........而最大的考驗是面對自我的孤獨,那樣的孤獨可能會讓你無以為繼只想逃離,但你已沒有退路,你只能付出百分之百的自己。

 

然而,當你通過種種考驗,也將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你也發現,在不知不覺之間,自己已像一棵樹一樣扎下深根,你已與你的愛血脈相連,你再也離不開這片土地,還有土地上覆蓋一切的廣大天空。愛成就你,也成就你的世界。

 

是的,愛從來都不容易,然而若沒有愛,人生只是漫漫長夜。

 

愛,有如走入荒野,你可能面對絕世美景,也可能面對難以預測的危機,而你終於領悟,原來所有的美麗與凶險只是一體兩面。

 

要得到愛,需要有踏入荒野的勇氣。你有這份勇氣嗎?

 

也許讀完這本書之後,你會得到屬於你的答案。

 

 

.
〈為書寫序〉

書名:#不能沒有妳

推薦:彭樹君
標題:愛,有如走入荒野
出版:春光出版

 

博客來:http://t.cn/RFxZwmk

FB:http://t.cn/RFxHcXp



《不能沒有妳》立體書.jpg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息讀到最後一頁時,我心中一陣陣地驚歎;闔上書頁之後,一波又一波感動的電流不斷流過了我。

啊,這本《鏡之孤城》實在太好看了!

本書一開始就解釋了孤城的兩個意義:一是孤身而立的城堡,二是被敵軍包圍、孤立無援的城堡,作者辻村深月以孤城來象徵那些在人際關係上受挫受傷,因此拒絕上學的孩子。鏡之孤城,以鏡子為入口,成為一座獨立於現實之外的避難所,收留了七個少年少女,他們各有各的挫折與傷痕,到不了學校,交不到朋友,卻在這座城堡裡漸漸敞開原本封閉的心扉,培養出生死與共的友情。

隨著情節鋪陳,一再揭開掩藏的真相,原來這奇幻的時空與彼此的現實有著不可思議的巧妙關聯,異世界、平行宇宙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時間同時存在」也或許才是更真實的,辻村深月將種種奇幻的元素和拒學、繭居這些社會問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像尋找那把美夢成真的鑰匙一樣,書中也處處埋藏著伏筆,過去與未來互為映襯,讓人一翻開這本書就深深入迷,除非讀到結局無法放下。這本書有著令人廢寢忘食的魔力。

恰似書中安西心在得到友誼之後的了悟:「我不是沒有朋友。即使以後再也交不到朋友,我也曾經有過朋友。」這樣的信念將成為她願意在往後的人生裡繼續活下去的心理支柱,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城,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是溫暖的水流,可以消融彼此封凍的疆界,帶給自己與他人面對世界的勇氣



.................................

.

出版社:皇冠出版社
作者:辻村深月
書名:#鏡之孤城

#彭樹君

FB:http://t.cn/RFZ2clE


《鏡之孤城》書衣正面.jpg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與神同行》 1 説的是罪與罰,那麼《與神同行 》2 講的就是因與果。

2 是 1 的續集,也是前傳,揭開的是三位陰間使者一千年前在人間的愛恨情仇,以及為何成為陰間使者的因由,穿插第49位貴人金秀鴻所面臨的一關又一關的審判,還有家神成造所守護的老人與小男孩的祖孫情,三條主線以明快的節奏進行,許多地方令人莞薾,卻有更多地方令人掉淚。

與 1 相較之下,2 的格局更大,時空更廣,故事性也更強。

可以這麼說,第一集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第二集則是三位陰間使者前世的故事。看完第二集後,發現這才是主戲,第一集是為了第二集的鋪陳。

成造所說的那段話令我動容。他說,以他在人間一千年的觀察,沒有真正的壞人,即使某個人做了很壞的事,但只要倒回去看,就會了解他為什麼會如此。因此,對待他人不需要批判,需要的是寬容,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當下的狀況,卻並不知道那個人有過怎樣的經歷。

而最大的懲罰不是地獄的刀山與烈火,而是無法忘卻的愧悔,那樣的煎熬日日夜夜啃噬著心靈,比地獄更地獄。所以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必須誠心懺悔,請求原諒。解怨脈與李德春失去記憶,其實是被給予了一種慈悲,而唯一記得過去的江林公子承受了一千年的痛苦,只求遺忘。

當真相被一層一層揭開時,我們才知道一切其來有自,人間有因與果,地獄有罪與罰,天理昭彰,該還的總要還。而在你以為已經知道所有真相時,甚至電影都結束了,卻又揭開一個意想不到的千年秘密,令人大大驚奇。

這場試片是4DX的版本,隨著劇中情節進行,跟著主角人物經歷,有各種感官效果出現,坐在椅子上也能風生水起。這還是我第一看電影,竟然會看得被風吹亂了頭髮呢,也真是太奇妙了。

 

#與神同行2最終審判
#20180808父親節上映
#信義威秀4DX
#地獄裡真有那麼有型的閻羅王就好了啊

#彭樹君

 

﹝FB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lightriver/photos/a.276253729069394.78810.215800841781350/2385929584768454/?type=3&theater

 

﹝彭樹君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ghtriver/

 

1530766672-2629491586_n.jpg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著的人誰也沒有到過彼岸,然而藉著〈與神同行〉,我們渡過冥河,遊歷了一趟地獄。

電影採用佛經所說,人死後如果想要轉世,必須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通過七場審判。 審判依據七大罪來評斷,包括謀殺、怠惰、欺騙、不義、背叛、暴力、不孝。通過這些審判才能再度輪迴轉世,否則就會被打入地獄。

這是生與死之間的過程,即是佛家所說的中陰身,讓我想到但丁的《神曲》,還想到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

其實我一直都不喜歡審判與地獄的說法,因為人沒有那麼單純,可以蓋棺論定是義人或罪人。人生有太多灰色地帶,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純粹的好人或純粹的壞人。我認為善與惡、罪與罰、天堂與地獄都是人心的顯現,而非客觀的事實。因果法則絕對存在,但那與死後的獎懲無關,而是個人的栽種,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切都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所有的行為在行惡或行善的當下即已決定未來的走向,換句話說,不需要最終審判,人就是自己業力的結果。

雖然不喜歡審判與地獄的說法,我卻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它超出我所預期的好看。韓國受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影響很深,所以這部片子雖以《佛說壽生經》出發,卻很有七宗罪的概念。地獄只是故事背景,要傳達的主題則是愛與寬恕。透過一位因為救人而喪命的消防隊員死亡後轉世前的經歷,「與神同行」提醒了每個觀影的人:生命有限,要珍惜當下,要心懷慈悲善待一切,要不怕受傷地去愛,還要及時與自己和他人和解。
 
 
 
 
#《與神同行》第一集
 
 
 
﹝FB連結﹞
 
 
 
﹝彭樹君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ghtriver/

26219600_1573541682726395_642796553488263927_n.jpg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不再等待別人也不再期待永遠,

才終於有了從容與淡定,

有了千金難買的自在。

──《花開的好日子》

 

 

彭樹君的散文集,2016/6/6日上市,舊雨新知,謝謝愛護。
 

﹝對了,封面書名是我的手寫字呢 ﹞

 

...........................................................................................

 

﹝以下是購書連結,謝謝﹞

 

博客來:http://goo.gl/CWcyA0

金石堂:http://goo.gl/z57NEf

讀冊TAAZE:http://goo.gl/lJGjwX

誠品:http://goo.gl/Ff9949

三民:http://goo.gl/3hecUu

iRead 灰熊愛讀書:https://goo.gl/Yi0uu1

 

文章標籤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什麼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嗎?有的,那就是無法感受悲傷。

 

當戴維斯在妻子車禍過世之後,他發現自己心如死水,連哭都哭不出來時,知道自己問題大了。

 

於是原本理所當然的日子漸漸走樣,他為了在販賣機裡卡住的巧克力寫長長的客訴信,他在火車上對陌生人傾吐,他在浴室的鏡子裡看見亡妻的幻象,他為了感覺不到自己的感覺而去求醫.......

 

有人對他說,「修補內心的創傷就像修車一樣,你必須把它通通拆開,檢視一切,然後一步一步拼湊回來。」於是他一一拆解眼前的東西,將冰箱、電腦、燈、門........還成為零件,他付錢給工人拆除人家的房子,最後他甚至買了一輛怪手來拆除自己的房子。

 

房子很明顯是一個隱喻。那幢人人稱羨的漂亮房子,代表了戴維斯原本建立在眾人之前的勝利人生。然而它也不過是一堆華麗的碎片。

 

在這破壞的過程裡,像影片中那枚刺入腳心的長釘,戴維斯漸漸有了痛覺,得以檢視自己的過去,並發現了妻子的秘密。但破壞之後是不是真能拼湊回來?電影沒有說。而我想,其實是回不去的,經過這樣的粉碎之後,再生的一定是一個不一樣的人了。

 

〈崩壞人生〉講的是悲傷,卻以一種輕快幽默的節奏來敘述。劇本很好,但也要有傑克葛倫霍的演技才撐得起來。

 

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想起某個朋友曾經說的:「痛苦是一幢沒有窗子的房子。每個人都有他的痛苦,人人都住在自己痛苦的房子裡。」其實能感覺痛苦還是好的,至少那讓人感覺活著。如果連痛苦都感覺不到怎麼辦呢?也許只有拆房子了吧。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年輕的美國男子約翰馬魯夫,在某個拍賣會買了一只舊箱子,箱子裡滿滿都是未沖洗的底片,因為好奇的緣故,他把那些底片洗成照片,發現竟然都是令人驚豔的攝影作品,紀錄了五六零年代芝加哥街頭的人物風景。

 

約翰馬魯夫對拍攝這些照片的人感到好奇,這個攝影師是誰?為什麼拍下這些傑作卻不曾沖洗,只是把它們關在暗無天日的箱子裡?他想方設法把被其他人買走的同一批舊箱子也買回來,得到大量的遺物,包括十萬張黑白底片,七百捲未沖洗的彩色底片,許多八釐米與十六釐米影片,還有數不清的筆記和收據。約翰馬魯夫從其中找到線索,花了三年的時間,採訪了一百多個相關人物,拼湊這個攝影師的一生,拍下了這部〈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 ﹞的紀錄片。

 

她是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一個神秘古怪的女人,終生未婚,不但沒有自己的家,似乎也沒有家人。她曾經在幾個家庭當過保姆,一生都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當年的那些孩子如今早已長大成人,回想起這個低調、封閉,總是沉默不語且少有笑容的保姆,臉上都充滿了複雜的表情,因為她是那種會把孩子關在黑暗的地下室裡的可怕保姆,而且她還會帶著這些富裕人家的孩子到城裡最貧窮的地區散步,讓他們觀看屠宰場裡動物被宰殺的過程,許多行徑令人難以理解。後來她甚至還成了一個囤積狂,過期報紙從地板堆到天花板,她在寸步難行的屋子裡生活,拒絕別人進入,直到她的雇主不得不將她解雇為止。在她寂寞地去世之前,常常坐在一張公園的長椅上看著遠方,經過的人都會下意識避開,因為懷疑她精神不正常,所以沒人想跟她說話。

 

然而在她的鏡頭裡卻呈現了那樣豐富生動的世界,當這些照片被公諸於世,生前沒沒無聞的薇薇安邁爾很快地就成為許多人關注討論的攝影天才,她被視為當代最富創意與藝術性的攝影師,她的作品已被寫入攝影史。就像片中某個評論者說的,她拍照的時候會進入對方的空間,與對方形成一種只有當下的默契與共鳴。她製造這一刻,然後一走了之,只留下底片裡的驚鴻一瞥,而這就是她觀看世界的方式。

 

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我在想,如果當初在拍賣會裡買下那個舊箱子的是另一個人,而不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約翰馬魯夫,那麼那些底片很可能就被當成廢物丟棄,薇薇安邁爾的攝影才華也就隨之在垃圾場裡永遠埋沒。

 

而在這部紀錄片連連獲得世界各地影展獎項的同時,也不禁令人好奇,薇薇安邁爾若天上地下有知,會如何看待自己身後的這一切呢?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4025_692879880740108_1636071759_n    

 

我曾經想過,或許生命是一場完全的自主,我們選擇出生在怎樣的家庭,也選擇這一生將面臨的主要功課,也許這一切都是我們在出生前自由意志的設定。

這本書說的,就是我曾經想的。

作者Robert Schwartz以12個真實人生案例,包括流產、虐待、同性戀、亂倫、領養、貧窮、自殺、強姦、精神疾病……並訪問了幾位靈媒,交叉去了解並探討靈魂的出生前計畫,說明這一切都是出於個人的意願而顯現於人生中的挑戰。

靈魂太玄妙了,這本書雖然缺乏科學的理性驗證,然而誰又能說這不可能是真的?

人生的功課總是艱難,但如果一切其來有自,是我們自己靈魂的設定,是我們自己願意它發生的呢?如果我們可以接受這樣的自主,是不是就已經走上了自我療癒之路?

說是因果也好,說是靈魂的設定也好,我相信人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習而非懲罰。我也願意相信,沒有人是自己命運的受害者,會選擇這樣的人生是出於療癒的目的,是為了在一個更大的生命格局裡學習愛與寬恕。
.

彭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